shengyeang吧 关注:3,208贴子:409,164

回复:典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许由瓢】汉蔡邕《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则仍(依)山而食,渴则仍河而饮,无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损之。”O指高人与世无争。南朝梁刘孝威《奉和六月壬午应令》:“石累元卿径,枝挂许由瓢。”另参见植物部·木本“一瓢挂树”、人物部·圣贤“弃瓢翁”、人事部·雅逸“挂瓢”。
【箪瓢】参见人物部·圣贤“颜回”。唐李咸用《依韵休睦上人山居十首》之四。“季子祸从怜富贵,颜生道在乐箪瓢”
【魏王瓠】《庄子·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O谦称自己才能差。唐储光羲《贻王侍御出台椽丹阳》:“南华在濠上,谁辨魏王瓠?”
【莱芜釜】参见人事部·贫贱“甑生尘”。唐卢照邻《失群雁》:“金龟全写中牟印,玉鹄鹊当变莱芜釜。”
【破釜】《史记·项羽本纪》:秦军围赵王于钜鹿,项羽“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遂大破秦军。0指下定决心,决一死战。请吴伟业《下相怀古》:“破釜救邯郸,功居入关上。”另参见器用部·车船“船沉钜鹿”。
【抱瓮】参见人事部·其他“汉机”。唐李白《赠张公洲革处士》:“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邻家瓮】参见人事部·狂放“吏部眠”。唐韩握《三月》:“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扬雄瓿】参见文明部·文章“玄文覆酱”。清赵翼《穆庵待读见余近作枉赠佳章奉答》:“鞭长难获扬雄瓿,绠短方思董子帷。”
【范甑】参见人事部·贫贱“甑生尘”。唐骆宾王《和李明府》:“藻掞潘江澈,尘虚范甑清。”
【堕甑】《后汉书·郭太传》:“(孟敏)客居太原。荷甑(炊具)墯(堕)地,不顾而去。林宗(郭太)见而问其意。对日:‘甑以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O指人洒脱大度,对己犯错误不加计较。宋陆游《三月十六日作》:“功名堕甑谁能问,羞作饥鹰夜掣韝。”另参见人事部·京性“甑破”、人事部·谬误“堕甑”。
【衣钵】参见九流部·宗教“衣钵相传”。宋杨万里《赠王婿时可》:“两家不是无家法。何须外人问衣体。”


来自贴吧神器105楼2013-01-22 21:05
回复
    【贾女香】参见人物部·妇女“窥帘’”。宋黄庭坚《酴醿》:“汉宫娇额半涂黄,入骨浓熏贾女香。”
    【负薪】参见人事部·雅逸“披裘负薪”。唐骆宾王《畴昔篇》:“垂钓甘成白首翁,负薪何处逢知己?”
    【买臣负薪】《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日:‘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日:‘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后果拜为会稽太守。O喻寒士遭厄,或喻世态炎凉。唐白居易《读史》之五:“买臣负薪日,妻亦弃如遗。”另参见人事部·贫贱“买臣采樵”、人事部·富贵“五十功名”。
    【汲黯薪】参见政事部·议政“积薪”。唐骆宾王《帝京篇》:“汲黯薪逾积,孙弘阁未开。”
    【卧薪】参见人物部·帝王“勾践”。清张茂稷《读史偶感》:“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岂卧薪!”
    【徙薪】《汉书·霍光传》:“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烟囱),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O喻深谋远虑。唐李商隐《失题》:“拯溺休规步,防虞要徙薪。”另参见人体部·头面“焦头”、器用部·宫宝“曲突”。
    【蜡代薪】参见人事部·富贵“斗奢”。宋于石《夜烧松明火次韵黄养正》:“爨下有蜡可代薪,笑我夜寒痴坐然。”
    【千金帚】(东观汉纪·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O指对旧物十分珍爱。宋陈与义《送吕钦问监酒受代归》:“以我千金帚,逢君万斛船。”另参见人事部·情感“千金弊帚”。
    【王猛畚】参见人事部·雅逸“卖畚”。唐罗隐《南园题》:“病怜王猛畚,愚笑隗嚣泥。”
    【八行书】《后汉书·窦章传》李贤注引马融《与窦章书》:“孟陵奴来,赐书,见手迹,欢喜何量,见于面也。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O指书信,或引申指文章。北齐邢邵《齐韦道逊晚春宴》:“谁能千里外,独倚八行书。”另参见文明部·文章“八行”。
    【犬书】南朝梁任防《述异记》:“陆机少时,颇好游猎,在吴豪盛,客献快犬名日黄耳;机后仕洛,常将自随……机羁京师,久无家问,因戏语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驰取消息不?’犬喜摇尾,作声应之。机试为书,盛以竹筒,系之犬颈,犬出驿路,疾走向吴……径至机家,口衔筒作声示之。机家开筒取书,看毕,犬又向人作声,如有所求;其家作答书内筒,复系大颈,犬既得答,仍驰还洛。计人程五旬,而犬往还才半月。”O喻书信。唐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另参见动物部·走兽“黄耳犬”。
    【鱼书】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O喻指书信。宋晏殊《无题》:“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另参见动物部·鳞介“双鲤”。
    【洪乔书】参见人物部·其他“致书邮”。宋张元斡《九月一日与王季夷酌别为赋十六韵》:“可同洪乔书,尽付浙江水。”
    【狱中书】参见人事部·冤怨“梁狱”。唐崔国辅《送韩十四被鲁王推递往济南府》:“梁王虽好士,不察狱中书。”
    【雁书】《汉书·苏武传》:昭帝初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苏)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复使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日:‘武等实在。”’O喻书信。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诗》:“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另参见动物部·飞禽“寄书雁”、人事部·情感“雁飞远”。
    【鲁连书】参见武备部·兵器“鲁连箭”。唐钱起《送屈突司马充安西书记》:“星飞庞统骥,箭发鲁连书。”
    【长命针】西京杂记》卷三:“戚夫人侍者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O指绣丝缕以祈康寿。北周庾信《夜听捣衣》:“并结连枝缕,双穿长命针。”
    【金针】唐冯翊子《桂苑丛谈·史遗》:“(采娘)七夕夜陈香筵祈于织女。是夕梦云舆雨盖,蔽空驻车,命采娘曰:‘吾织女,祈何福?’曰:‘愿丐巧耳。’乃造一金针,长寸余,缀于纸上,置裙带中,令三日勿与,汝当奇巧。”O指诀窍。金元好问《论诗》之三:“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来自贴吧神器109楼2013-01-22 21:07
    回复
      器用/衣冠
      【衣冠就东市】参见人物部·官吏“东市朝衣”。唐杜牧《河湟》:“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优孟衣冠】参见人物部·人杰“优孟”。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之五:“优孟衣冠笑沐猴,武灵胡服众人咻。”
      【神武衣冠】参见人事部·雅逸“桂冠”。宋陆游《问韩无咎下世》:“凭高老泪无挥处,神武衣冠挂已迟。”
      【牛衣】参见人事部·贫贱“卧牛衣”。宋苏轼《和穆父新凉》:“但知眠牛衣,宁免刺虎圈?”
      【白衣宠】参见人物部·官吏“白衣尚书”。唐武平一《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汉日唯闻白衣宠,唐年更睹赤松游。”
      【老莱衣】参见伦类部·亲眷“斑衣奉亲”。唐杜甫《送韩十四江东省觐》:“兵戈不见老莱衣,太息人间万事非。”
      【传衣】参见九流部·宗教“衣钵相传”。唐方干《赠江南僧》:“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
      【衣锦还】参见人事部·富贵“衣锦归”。唐李白《送张遥之寿阳幕府》:”勖尔效才略,功成衣锦还。”
      【青紫】参见文明部·学识“拾青”。唐杜甫《夏夜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拂衣】参见人事部·雅逸“拂衣去”。唐杜甫《曲江对酒》:“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垂衣裳】参见人物部·圣贤“垂衣”。唐王维《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开阊阖兮临玉堂,俨冕旒兮垂衣裳。”
      【贵缝掖】参见政事部·议政“缝掖贵”。唐高适《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从来贵缝掖,应是念穷途。”
      【望白衣】参见器用部·饮食“白衣酒”。金元好问《从邓州相公觅酒时在镇平》:“江州未觉风流减,可使陶潜望白衣。”
      【楚宫衣】参见人体部·肢体“楚腰”。唐李商隐《效长吉》:“长长汉殿眉,窄窄楚官衣。”
      【鹑衣】《荀子·大略》:“子夏家贫,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让?’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O指生活贫困。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另参见人事部·贫贱“鹑服”。
      【绣服】参见人物部·官吏“持斧”。唐钱起《送裴颇侍御使蜀》:“朝天绣服乘恩贵,出使星轺满路光。”
      【白袍】参见武备部·军旅“着白袍”。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寇二十韵》:“帐殿罗玄冕,辕门照自袍。”
      【夺锦袍】参见文明部·诗词“诗成得袍”。宋陆游《赠邢刍甫》:“割愁何处有并刀,倾座谁能夺锦袍。”
      【范叔袍】《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先事魏中大夫须贾,因辞谢齐襄王的邀请,反受须贾怀疑,被魏相舍人毒打,几死,后贿赂看守而逃出。于是改名张禄,入秦为相。须贾出使秦国,范睢装扮成穷人会见他。“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须贾知范睢是秦相,便肉袒请罪,范睢亦因须贾有绨袍之赠,未加害于他。O指贫困时所受帮助。清赵翼《前守韦缘事罢官诗以送别》之二:“民犹争诵廉公裤、我敢相矜范叔袍。”另参见伦类部·师友“重绨袍”、人事部·情感“锑绨惠”、人事部·贫贱“范叔贫”。
      【青袍白马】参见人事部·衣冠“青丝白马”。唐杜甫《洗兵马》:“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羊裘】参见人事部·隐逸“严陵钓”。唐李华《杂诗六首》之二:“何忍严子陵,羊裘死荆棘。”
      【负薪裘】《论衡·书虚》:“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日:‘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瞑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日:‘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名!’遂去不顾。”O咏隐士。唐王昌龄《放歌行》:“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另参见器用部·日用“负薪”、人物部·其他“皮相士”、人事部·雅逸“五月披裘”。


      来自贴吧神器110楼2013-01-22 21:09
      回复
        器用/饮食
        【一饭】《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后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O指困厄之中受人救助。唐李群玉《病起别主人》:“益愧千金少,情将一饭殊。”另参见器用部·珍宝“千金答漂母”、人物部·将相“淮阴”、人物部·妇女“漂母”、人事部·贫贱“韩信贫”
        【太常斋】参见伦类部、亲眷“太常妻”。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卧看中散论。愁忆太常斋。”
        【直万钱】参见人事部·富贵“万钱”。唐韩拥《寄上田仆射》:“金装昼出罗千骑,玉案晨餐直万钱。”
        【侏儒饱饭】参见人事部·冤怨“侏儒饱”。唐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立部伎》:“奸声人耳佞人心,侏儒饱饭夷齐饿。”
        【钟非饭】参见人事部·贫贱“饭后钟”。宋苏拭《石塔寺》:“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
        【强饭廉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日:‘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O喻老当益壮者。宋陆游《亲旧见过多见贺强健戏作此篇》:“据鞍马援虽堪笑,强饭廉颇亦未非。”另参见人体部·其他“‘三遗矢”、器用部·珍宝“郭开金”、人物部·将相“廉颇”、人事部·寿考“廉颇老”。
        【东家就食】《艺文类聚》卷四十引《风俗通》:“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女云:‘欲东家食,西家宿。”’O喻指不可兼得。宋范成大《偶书》:“东家就食西家宿,世事何缘得两全。”另参见人事部·谬误“食宿相兼”。
        【食槟榔】参见植物部·木本“一斛槟榔”。唐卢纶《酬赵少尹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且请同观舞鸜鹆,何须竟哂食槟榔。”
        【嗟食】《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O喻带侮辱性的施舍。唐李绅《却到浙西》:“野悲扬目称嗟食,林极翳桑顾所求。”另参见人事部·贫贱‘嗟来”。
        【餐白石】参见地理部·土石“白石”。唐张螟《华阳道者》:“惟餐白石过白日,拟骑青竹上青冥。”
        【一斗得凉州】《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伯郎姓孟,名他,扶风人。灵帝时,中常侍张让专朝政,让监奴典护家事。他仕不遂,乃尽以家财赂监奴,与共结亲,积年家业为之破尽。众奴皆惭,问他所欲,他曰:‘欲得卿曹拜耳。’奴被恩久,皆许诺。时宾客求见让者,门下车常数百乘,或累日不得通。他最后到,众奴伺其至,皆迎车而拜,径将他车独入。众人悉惊,谓他与让善,争以珍物遗他。他得之,尽以赂让,让大喜。他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拜凉州刺史。”一斛,或作一斗。O喻以行贿得官,或喻美酒。宋苏轼《次韵秦观秀才见赠》:“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另参见地理部·城建“博凉州”、政事部·贪佞“一斗博凉州”。
        【一瓢饮】参见人物部·圣贤“颜回”。唐孟浩然《西山寻辛愕》:“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二天酒】参见天文部·天体“二天”。宋黄庭坚《次韵答清江主簿赵彦成》:“笙歌忽把二天酒,风雨犹惊三峡涛。”
        【十日饮】参见他类部·师友“十日欢”。宋苏轼《和刘景文见赠》:“留子非为十日饮,要令安仁诵亡书。”
        【山公能饮】参见人事部·狂放“山公醉”。唐盂浩然《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山公能饮酒,居事好弹琴。”


        来自贴吧神器113楼2013-01-22 21:10
        回复
          【千日酒】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下》:“昔刘玄石于中山酒家酤酒,酒家与千日酒,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当醉,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权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玄石前来酤酒,酒向醒耳。往视之,云玄石亡来三年,已葬。于是开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饮酒,一醉千日。”’O喻美酒。或喻忘怀世俗。唐韩握《江岸闲步》:“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另参见人事部·雅逸“玄石饮”。
          【亡何饮】参见人事部·谬误“日饮工何”。宋戴复古《癖习》:“逢人共作亡何饮,拨冗时观未见书。”
          【不饮盗泉】参见地理部·水流“盗泉”、政事部·忠直“不饮盗泉水”。唐白居易《感鹤》:“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中贤圣】《三国志·魏志·徐边传》:“魏国初建,(徐邈)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O喻喜饮酒、醉酒。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若不中贤圣,何由外智愚。”’另参见人物部·圣贤“贤人”。
          【车公停杯】参见伦类部·宾客“招车胤”。唐白居易《五月斋戒罢……以长句呈谢》:“居士尔时缘护戒,车公何事亦停杯?”
          【文君酒】《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佣杂作,涤器于市中。”O咏酒或情爱。唐李百药《少年行》:“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萧。”另参见器用部·器皿“相如涤器”、器用部·日用“卓家垆”、人物部·妇女“当垆”、人事部·贫贱“涤器”。
          【白衣酒】南朝宋檀道弯《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小吏)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O喻饮酒,或喻菊花。唐罗隐《菊丶“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另参见天文部·时令“九月白衣人’、植物部·花卉“白衣来”、器用部·衣冠“望白衣”、人物部·官吏“白衣人”。
          【白堕】《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晒,以甖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味不动。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O咏酒。宋陆游《岁晚怀镜湖旧隐慨然有作》:“白堕兴来犹小醉,青精才足更何求。”
          【斗酒双柑】参见器用部·饮食“斗酒双柑”。【斗酒双柑】唐冯蛰《云仙杂记》卷二:“戴颗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日:‘往听黄鹏声。”’0指春游食物。清魏源《村居杂兴十四首呈筠谷从兄》之十一:“斗酒双柑下,中有万古诗。”另参见植物部·木本“斗酒双柑”。
          【刘伶好酒】《世说新语·任诞》:“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O指嗜酒。明于谦《醉时歌》:“刘伶好酒世称贤,李白骑鲸飞上天。”另参见器用部·器皿“咒酒卮”、器用部·器皿“五斗酲”、人物部·妇女“刘伶妇”、人事部·狂放“刘伶病酲”。
          【问字酒】参见文明部·学识“问奇字”。宋陆游《致让后述怀》之三:“常辞问字酒,屡却作碑钱。”
          【次公醒】参见人事部·狂放“次公狂”。宋苏拭《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高会日陪山简醉,狂言屡发次公醒。”
          【纱巾酒】参见人事部·雅逸“脱巾漉酒”。元耶律楚材《和黄华老人题献陵吴氏成趣园》:“知音谁听断弦琴,临风痛想纱巾酒。”
          【青州从事】《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O咏酒。唐皮日休《醉中寄鲁望一壶并一绝》:“醉中不得亲相倚,故遣青州从事来。”另参见人物部·官吏“督邮”、人物部。官吏“青州从事”。【青州从事】参见器用部·饮食“青州从事”。宋苏轼《真一酒》:“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
          【持杯擘蟹】《世说新语·任诞》:‘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O指喝酒,或喻放浪不羁。元赵奕《玉山佳处分得解字》:“开筵出红妆,持杯擘紫蟹。”另参见动物部·鳞介“把蟹”、人事部·狂放“一生长拍浮”。
          【金貂换酒】参见人事部·狂放“金貂换”。宋李宗愕《劝石集贤饮》:“石室细书勤亦至,金貂换酒醉何妨。”
          【信陵醇酒】参见人事部·志趣“醇酒美人”。清丘逢甲《过黄冈》:“信陵醇酒意,潦倒几英雄。”
          【沽酒典鷫鸘】参见人事部·贫贱“贳酒成都”。清刘大魁《送人归潜山作》:“沽酒城南典鷫鸘,故人相送返江乡。”
          【桥玄酒】参见人事部·死丧“斗酒只鸡”。清毛奇龄《将归赠丘四象随》:“白马南驰范巨车,炙鸡远酹桥玄酒。”
          【酌贪泉】参见地理部·水流“贪泉”。唐钱起《送李大夫赴广州》:“唯君饮冰心,可酌贪泉水。”
          【宴柏梁】参见器用部·宫室“柏梁台”。唐李世民《宴中山》:“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酒兵】参见人事部·情感“愁城”。唐唐彦谦《无题十首》之八:“忆别悠悠岁月长


          来自贴吧神器114楼2013-01-22 21:10
          回复
            ,酒兵无计敌愁肠。”
            【酒浇磊磈】参见人体部·肢体“胸中磈磊”、人事部·情感“浇块磊”。元龚琉《春日寄怀书台》:“酒浇磊磈浇不平,况复不饮难为情。”
            【流霞酒】参见天文部·气象“流霞”。唐李商隐《武夷山》:“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萧鼓当时回。”
            【曹参酒】《史记·曹相国世家》:“(曹)参代(萧)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合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O指丞相或官吏无为而治。唐李商隐《五百述德抒情诗一百四十韵》:“后饮曹参酒,先和傅说羹。”另参见人物部·将相“曹参爱酒”。
            【演酒】参见化类部·师友“裹鸡”。清赵翼《哭杭应龙先生墓》:“渍酒那禁涕泪具,死生曾不待须臾。”
            【黄龙清酒】参见政事部·忠直“清酒黄龙”。清黄遵宪《题樵野丈运壁斋话别图》:“紫凤短褐倒,黄龙清酒酬。”
            【鲁酒】参见人事部·谬误“鲁酒围邯郸”。唐王维《送孙秀才》:“山中无鲁酒,松下饭胡麻。”
            【楚醴】《汉书·楚元王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乃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称疾卧。”o指礼遇宾客。唐白居易《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楚醴来樽里,秦声送耳边。”另参见伦类部·宾主“置醴”。
            【新丰酒】参见人事部·志趣“新丰酒”。宋陆游《雨中买酒镜湖酒楼》:“愁忆新丰酒,寒思季子裘。”
            【融酒】参见器用部·器皿“北海樽”。唐罗隐《暇日有寄姑苏曹使君》:“融酒徒夸无算爵,俭幕还少最高枝。”
            【灌夫醉】参见政事部·正直“灌夫骂”。高旭《海上怀陈去病》:“骂座非关灌夫醉,哀时须识步兵狂。”
            【乞浆】参见人物部·妇女“桃花人面”。O喻艳遇。宋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映帘空复小桃枝,乞浆不见譍门女。”
            【呼庚癸】《左传·哀公十三年》:“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日:‘佩玉蕊兮,余无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对曰:‘粱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0指缺粮。元袁桷《题柯自牧救荒记》:“比屋呼庚癸,连年厄丙丁。”
            【千斛米】《晋书‘陈寿传》:“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陈)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O喻指为身后留名而行贿索贿。宋苏轼《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门外想无千斛米,墓中知有百年人。”另参见器用部·器皿“米千斛”、人事部·贪佞“丁仪米”。
            【五斗米】参见人物部·官吏“为米折腰”。0喻微薄俸禄。唐岑参《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看君五斗米,不谢万户侯。”
            【东方米】参见人事部·贫贱“曼情饥”。宋王安石《次韵酬昌叔羁旅之作》:“自酬东方米,谁多季子金?”
            【伏波米】参见武备部·其他“聚米”。宋苏轼《泅州过仓中刘景文老兄戏赠一绝》:“既聚伏波米,还属魏舒筹。”
            【负米】参见器用部·饮食“负米”。唐王维《送李员外贤郎》:“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钢梁。”【负米】汉刘向《说苑·建本》:“子路日:‘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什。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为亲负米之时,不可复得也。”’O喻奉养父母,或喻为奉养父母而在外谋求禄米。唐杜甫《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负米晚为身,每食脸必泫。”另参见伦类部·亲眷“负米”、人事部·贫贱“百里负米”。


            来自贴吧神器115楼2013-01-22 21:11
            回复
              【拜璧】参见人物部·帝王“埋璧”。唐王维《恭懿太子挽歌五首》之一:“何悟藏环早,才知拜璧年。”
              【疑璧】参见人体部·头面“仪舌”。O指不白之冤。唐骆宾王《幽絷书情简知己》:“绝缣非易辨,疑璧果难裁。”
              【澹台璧】晋张华《博物志》卷七:“澹台子羽渡河,赍千金之璧于河,河伯欲之,至阳侯波起,两鲛挟船,子羽左掺璧,右操剑,击鲛皆死。既渡,三投璧于河伯,河伯跃而归之,子羽毁而去。”O喻气概豪迈。南朝梁何逊《和刘谘议守风》:“本惭佽飞剑,宁慕澹台璧。”另参见人事部·禀性“斩蛟破璧。
              【渭曲璜】参见人物部·圣贤“钓璜”。明张煌言《重经南日吊沈彤庵相国》:“渭曲璜随双鲤逝,延津剑化一龙吟。”
              【合浦珠】《后汉书·孟尝传》:孟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①咏宝珠,或称美官吏治理有方。梁沈约《少年新婚为之咏》:“盈尺青铜镜,径寸合浦珠。”另参见政事部·治理“还珠”。
              【乘珠】参见人物部·圣贤“照国珠”。明陈子龙《熊水部伯甘与予同讨山寇水部征兵西道赠诗一章》:“齐威绌乘珠,昭奚贱和壁。”
              【骊珠】参见动物部·鳞介“骊龙”。唐白居易《昨以拙诗十首寄西川杜相公相公亦以新作十首惠然报示……重以一章用伸答谢》:“篇数虽同光价异,十鱼目换十骊珠。”
              【隋侯珠】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隋县溠水侧,有断蛇丘,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因号其处‘断蛇丘’。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日‘明月珠’。丘南有隋季良大夫池。”O喻珍珠,或喻人之才德,或喻报恩。晋卢湛《答魏子悌》:“恨无隋候珠,以酬荆文璧。”另参见动物部·鳞介“灵蛇”。
              【鲛珠】参见动物部·鳞介“鲛人”。清赵翼《苦热》:“汗流似滴鲛珠湿,痒痒思搔鸟爪尖。”
              【薏苡明珠】参见人事部·冤怨“薏苡谗”。清朱彝尊《酬洪升》:“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
              【碎珊瑚】参见人事部·富贵“斗奢”。宋陆游(春寒》之二:“高楼坠绿珠,恶客碎珊瑚。”
              【犀角】参见器用部·车船“爨犀船”。唐王绩《游仙四首》之四:“照水然犀角,游山费虎皮。”
              【不贪宝】参见政事部·清廉“不贪身内宝”。宋苏轼《王晋卿示诗欲夺海石》:“守子不贪宝,完我无瑕玉。”


              来自贴吧神器119楼2013-01-22 21:12
              回复
                暂时加书签~~有时间抄一份~~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20楼2013-01-22 22:49
                收起回复
                  先顶,头晕了,


                  121楼2013-01-24 22:43
                  收起回复
                    【斗草】 【七夕】 【月兔】 【嫦娥孤栖】 【蟾宫】 【易水】 【沧海】 【徐福空来】
                    【海难为水】 【精卫填海】 【望夫石】 【愚公移】 【蓬莱】 【蓝田】 【夸父】
                    【钟期】 【范蠡扁舟】 【女娲】 【画饼】 【衣锦还】 【破釜】 【同舟共济】
                    【弓蛇】 【脱靴】 【忘年】 【负荆】 【嫦娥】 【金莲】 【凤求凰】
                    【精卫鸟】 【青鸟】 【黄金屋】
                    这些略知一二,其它还待学习,
                    书到用时方知少啊( ⊙ o ⊙ )啊!


                    124楼2013-01-26 11:15
                    收起回复
                      还是去复印部打印一份比较好,抄的话估计会累死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25楼2013-01-26 12:14
                      收起回复
                        【下尽羊昙两路棋】参见人事部·情感“喜折屐”。唐李鄂《上裴晋公》:“曾经庾亮三秋月,下尽羊昙两路棋。”
                        【刺舌】参见人事部·禀性“刺舌”。元张雨《书东坡像》:“宁教刺舌奸邪党,可惜低头行从班。”【刺舌】l隋书·贺若粥传):“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为金州总管,宇文护忌而害之。临刑,呼(贺若)弼,谓之日:‘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吉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0喻出言谨慎。宋苏轼《刘贡父见余歌词数首以诗见戏聊次其韵》:“刺舌君今犹未戒,灸眉我亦更何辞!”另参见人体部·头面“刺舌”。
                        【焚谏草】《晋书·羊祜传》:(羊)祜历职二朝,任典枢要,政事损益,皆咨访焉。势利之求,无所关与。其嘉谋谠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宋书·谢弘微传》:“(弘微)每有献替及论时事,必手书焚草,人莫之知。”O喻为官谨慎。唐杜甫《晚出左掖》:“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另参见文明部·文章“焚稿”、人物部·官吏“焚草”。
                        【汉阴灌】参见人事部·其他“汉机”。O喻心地纯朴无机心。明何景明《立春日作》:“心存汉阴灌,躬学南阳耕。”
                        【桃李自无言】《史记·李将军传赞》:“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O喻指人心性忠厚诚实。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数奇何以托,桃李自无言。”另参见地理部·城建“李径”、植物部·花卉“成蹊”。
                        【齐相狐裘】参见器用部·衣冠“晏裘”。清查慎行《敝裘》:“敢援齐相狐裘例,尚可随身十五年。”
                        【孙弘被】参见器用部·日用“孙被”。明陈子龙《赠钱牧斋少宗伯》:“独指孙弘被,仍污庾亮尘。”
                        【陶公木屑】参见植物部·木本“竹头”。清张问陶《久雨一首同亥白兄》:“谈昌葱涕亦仙药,陶公木屑皆奇谟。”
                        【王陵戆】《史记·高祖本纪》:“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今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O喻人耿直不阿。唐许浑《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代有王陵戆,时无勒尚谗。”另参见政事部·忠直“直似王陵”。
                        【过八砖】参见地理部·土石“八砖”。宋陆游《晚起》:“欠伸看起东窗日,也似金銮过八砖。”
                        【王莽谦恭】《汉书·王莽传上》:“(王)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上由是贤莽。永始元年,封莽为新都侯……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宿卫谨敕,爵位益尊,节操愈谦。”O喻以伪善骗取信任。唐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笑中有刀】参见武备部·兵器“笑里刀”。唐白居易《新乐府·天可度》:“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笑中有刀】引日唐书·李义府传》:“(李)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傅恰微笑,而编忘阴贼,既处权笑,欲人附己,微件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0指人外表和善,内心险恶。唐白居易《天可度》:“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另参见武备部·兵器“笑里刀”、政事部·贪佞“义府刀”。


                        来自贴吧神器128楼2013-01-28 06:26
                        回复
                          人事/病死
                          【耳虚闻蚁】《世说新语·纰漏》:“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O指身体虚弱。宋苏轼《次韵乐著作野步》:“眼晕见花真是病,耳虚闻蚁定非聪。”另参见动物部·走兽“殷牛”、动物部·虫豸“床下蚁”。
                          【西子病】参见人体部·其他“捧心”。唐司空图《村西杏一花二首》之一:“东风狂不惜,西子病难医。”
                          【李贺得疾】参见文明部·诗词“锦囊诗草”。O喻苦心写作,呕心沥血。宋陈师道《和黄预病起》:“李贺固知当得疾,沈侯可更不胜衣。”
                          【伯牛灾】《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O指不治之症。唐王维《哭褚司马》:“谁言老龙吉,未免伯牛灾。”
                          【沈郎】参见人体部·肢体“瘦沈腰”。唐牟融《山中有怀李十二》:“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穷是病】参见人事部·贫贱“原宪贫”。宋苏轼《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之一:“世俗何如穷是病,神仙可学道之余。”
                          【相如渴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不慕官爵。”O指渴饮或有疾病。唐唐彦谦《奏捷西蜀题沱江驿》:“锦江不识临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
                          【柳生肘】《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郭庆藩《集释》引郭嵩焘曰:“柳、瘤字,一声之转。”O指疾病或灾变。宋苏轼《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迎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当时修道颇辛苦,柳生两肘乌巢肩。”另参见人体部·肢体“杨枝肘”、植物部·木本“柳生肘上”。
                          【秦痔】《庄子·列御寇》:“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O指阿说馅媚、出卖人格而求取物质利益;或泛指痔疮。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尚怜秦痔苦,不遣楚醪沉。”另参见政事部·贪佞“吮痈”、人事部·行止“舐痔”。
                          【病入膏肓】《左传·成公十年》:“(晋景)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O指不治之症,或喻事态已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金王若虚《论诗》:“功夫费尽漫穷年,病入膏肓不可携。”另参见人体部·其他“疾在膏肓”、九流部·医术“膏肓”。
                          【病庄舄】参见人事部·情感“庄舄思归”。宋苏轼《次韵定国见寄》:“越吟知听否,谁念病庄舄。”
                          【疾竖】参见人事部·病死“病入膏肓”。宋陆游《秋晚幽居》:“吴中秋色气犹和,疾竖其如此老何。”
                          【九原可作】《国语·晋语》:“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乎!’”O喻死者再生。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四:“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玡邴曼容。”另参见地理部·土石“九原”、地理部·城建“九原”。
                          【天上召】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李贺字)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一言:……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O指才子英年早逝。宋欧阳修《吊黄学士三首》之二:‘“共疑天上召,更欲水边招。”另参见器用部·宫室“白玉楼”。
                          【见飞鵩】参见人事部·情感“鵩鸟悲”。唐温庭筠《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之一:“粉署见飞鵩,玉山猜卧龙。”
                          【化虫沙】参见人物部·其他“虫沙猿鹤”。金元好问《石岭关书所见》:“已化虫沙休自叹,厌逢豺虎欲安达。”


                          来自贴吧神器129楼2013-01-28 06:28
                          回复
                            【凤归天】参见九流部·神仙“乘鸾”。唐姚合《题梁国公主池亭》:“寂寞空馀歌舞地,玉箫惊起凤归天。”
                            【邓通死饥】参见人事部·贫贱“邓通饿死”。唐杜牧《杜秋娘诗》:“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
                            【玉棺仙令】参见器用部·其他“玉棺”。清吴雯《自郏县至南阳五日山水风土不无感怀成诗九首》之二:“寥落孤城傍翠微,玉棺仙令去何归。”
                            【白鸡梦】《晋书·谢安传》:“(谢安)因怅然谓所亲曰:‘昔桓温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温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温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O指死亡。唐李白《东山吟》:“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另参见天文部·时令“白鸡年”、动物部·飞禽“白鸡”、人事部·睡梦“鸡梦”。
                            【白鹤归】参见动物部·飞禽“辽东鹤”。O喻人去世。唐李德裕《遥伤茅山孙尊师三首》之三:“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伍员死】参见人体部·头面“伍员抉目”。唐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王道潜隳伍员死,可叹斗间瞻王气。”
                            【弃吴江】参见地理部·水流“伍员潮”。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鸡犬无还】参见九流部·神仙“云中鸡犬”。唐邵谒《经安容先生旧居》:“云雨有归时,鸡犬无还日。”
                            【金谷堕楼】《晋书·石崇传》:“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石崇不予,孙秀怒,遂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O指美人遇难。唐杜牧《题桃花夫人庙》:“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另参见器用部·宫室“绿珠楼”、文明部·歌舞“绿珠歌”、人物部·妇女“绿珠”。
                            【星坼】《晋书·张华传》:“初,(张)华所封壮武郡有桑化为柏,识者以为不祥。又华第舍及监省数有妖怪。少子韪以中台星坼,劝华逊位。华不从……遂害之于前殿马道南。”O用以悼亡。唐温庭筠《题车安里工相林亭》:“星坼悲元老,云归送墨仙。”另参见天文部·天体“台星坼”。
                            【修文地下】参见人物部·人杰“地下郎”。唐杜甫《哭李常侍峰》之一:“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
                            【剑化】参见武备部·兵器“丰城龙剑”。O喻人去世。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二:“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泰山颓】《礼记·擅弓上》:“孔子蚤(早)作,负手曳杖,消摇(同“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人,当户而坐。……(子贡)趋而人,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东阶)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O喻指人去世。唐王湾《哭补阙亡友綦母学士》:“泣为洹水化,叹作泰山颓。”另参见地理部·土石“泰山毁”、器用部·宫室“奠楹”、人事部·睡梦“梦楹”。
                            【毙长途】参见天文部·天体“夸父逐日”。O指劳累而死。唐僧鸾《苦热行》:“饮流夸父毙长途,如见当中印王字。”
                            【得牛眠】参见九流部·杂技“卜牛眠”。清赵翼《为伟儿得葬地感赋》之二:“忽欣来蝶梦,恰报得牛眠。”
                            【惜余香】三国魏曹操《遗令》:“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指众妾)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O喻临死前对妻儿的思念。南朝梁沈约《八咏诗》:“一朝卖玉碗,眷眷惜余香。”另参见地理部·城建“铜雀分香”、器用部·衣冠“卖西陵履”、器用部·日用“分香”。
                            【郭泰碑铭】《后汉书·郭泰传》:“明年春,(郭泰)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耳。’”O称颂人生前品行。唐罗隐《围城偶作》:“自从郭泰碑铭后,只见黄金不见人。”另参见器用部·宫室“郭碑”、文明部·文章“有道铭”、人事部·谬误“蔡邕愧”。
                            【黄垆别】参见器用部·宫室“黄公肆”。清袁枚《挽范莪亭孝廉》:“何图白首逢,遽作黄垆别。”
                            【悬剑】参见伦类部·师友“挂剑”。唐骆宾王《夕次旧吴》:“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
                            【嗟龚胜】参见政事部·忠直“龚胜耻事新”。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之一:“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
                            【醉后悲】参见人事部·情感“咽羊昙”。唐司空曙《哭苗员外呈张参军》:“季子生前别,羊昙醉后悲。”


                            来自贴吧神器130楼2013-01-28 06:28
                            回复
                              【接舆狂】晋皇甫谧《高士传·陆通》:“陆通,字接舆,楚人也。好养性,躬耕以为食。楚昭王时,通见楚政无常,乃佯狂不仕,故时人谓之楚狂。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孔子下车。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O咏隐士或狂者。五代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世随渔父醉,身效接舆狂。”另参见动物部·飞禽“楚人凤”、文明部·歌舞“凤歌”、人事部·雅逸“陆通歌凤”。
                              【唾壶缺】参见器用部器皿“缺唾壶”。唐独孤及《代书寄上裴六骥刘二颖》:“长啸林木动,高歌唾壶缺。”
                              【题凡鸟】参见人物部·其他“凡鸟”。唐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一生长拍浮】参见器用部·饮食“持杯擘蟹”。宋苏轼《莫笑银杯小答乔太傅》:“万斛船中著美酒,与君一生长拍浮,”
                              【山公醉】《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山简)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篱(头巾)。举手问葛疆,何如并州儿。’高阳池在襄阳,疆是其爱将,并州人也。”O咏醉酒或醉态。唐李白《襄阳歌》:“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如泥。”另参见地理部·水流“高阳池”、动物部·走兽“山公马”、器用部·衣冠“倒接篱”、器用部·饮食“山公能饮”、文明部·歌舞“接篱(上四下离)歌”、人物部·将相“葛强”。
                              【玉山颓】参见人体部·肢体“玉山”。唐令狐楚《省中直夜对雪寄李师素侍郎》:“静怀琼树倚,醉忆玉山颓。”
                              【吏部眠】《世说新语·任诞》刘峻注引《晋中兴书》:“(毕卓)太兴末为吏部郎,尝饮酒废职。比舍郎酿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取饮之。主者谓是盗,执而缚之。知为吏部也,释之。卓遂引主人宴瓮侧,醉而去。”O咏嗜酒或醉态。唐杜甫《游子》:“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另参见器用部·器皿“邻家瓮”、人物部·官吏“瓮边吏部”、人事部·睡梦“瓮间眠”。
                              【扪虱】参见人事部·狂放“们虱”。宋苏轼《和王族二首》之一:“闻道骑鲸游汗漫,忆尝们虱话悲辛。”【扪虱】《晋书·王猛传》:“桓温人关,(王)猛被祸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们虱而言,旁若无人。温察而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杖义讨逆,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日:‘公不远数千里,深人寇境,长安咫尺而不渡溺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所.以不至。’温默然无以酬之。”O咏贤士举止不拘小节。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披云睹青天,们虱话良图。”另参见动物部·虫豸“招虱”、人事部·行止“虱空扪”。
                              【刘伶病酲】参见器用部·饮食“刘伶好酒”。宋陆游《咸齑十韵》:“刘伶病酲相如渴,长鱼大肉何由荐。”
                              【杖百钱】参见器用部·珍宝“杖头钱”。宋苏轼《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二首》之二:“青衫公子家千里,白发先生杖百钱。”
                              【坦腹东床】参见人体部·肢体“坦腹”。唐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坦腹东床下,由来志气疏。”
                              【金貂换】《晋书·阮孚传》:“(阮孚)尝以金貂(冠饰)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O文人狂放不羁,或喻喜好饮酒。唐温庭筠《寄卢生》:“他年犹拟金貂换,寄语黄公旧酒垆。”另参见器用部·衣冠“金貂重”、器用部·饮食“金貂换酒”。
                              【结袜生】参见器用部·衣冠“王生袜”。宋苏轼《次张秉道》:“髯张乃我结袜生,诗酒淋漓出狂怪。”
                              【荷锸随行】《晋书·刘伶传》: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铁锹)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O指狂傲放诞。宋陆游《室中屏去长物戏作》:“久从昭代乞残骸,荷锸随行偶未埋。”另参见器用部·车船“鹿车”、器用部·器皿“荷锸携壶”、器用部·其他“刘伶锸”。
                              【樗散】参见人物部·其他“散樗”。唐杜甫《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来自贴吧神器134楼2013-01-28 06: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