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心学吧 关注:216贴子:2,407

回复:分享群主wbserver(铁旦先生)晨读经典及共勉心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7.2
苟新日新又新,笃实致知,充满元气的一天,从经典晨读开始:【13】漆雕开①曰:“吾斯之未能信。”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③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④。”曾点⑤言志,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
【注释】
①漆雕开,名开,字子开,孔子的学生。
②语出《论语·公冶长》:“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③子路,即仲由,字季路,孔子的学生。子羔,即高柴,孔子的学生。
④语出《论语·先进》。
⑤曾点:曾晳,曾参之父,孔子的学生。曾点言志,见《论语·先进》。
【译文】
漆雕开说:“我对这个还没有信心。”孔子很高兴。子路派子羔去当费邑的长官,孔子说:“这是害别人家的孩子!”曾点谈论自己的志向,孔子赞许他,圣人的志向由此可见。
【共勉】
儒家尊王道,黜霸道,“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论语·先进》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所言志向,正符合圣人君子所要追求的“天下平”的治世形态。阳明先生让弟子们把《论语》三章串联起来研读,最后以“圣人之意可见矣”作总结,其深意大家可以深切领会[微笑]


IP属地:陕西17楼2019-08-03 12:08
回复
    7.3
    苟新日新又新,笃实致知,元气满满的一天,从经典晨读开始:【14】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①否?”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注释】
    ①语出《中庸》首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下文的“已发”、“未发”、“中”、“和”均源于此。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动的时候,内心平静,没有偏倚,这种状态就叫做“中”,喜怒哀乐的情感发出来都符合礼仪规范,没有过头和不及,这种状态就叫做“和”。
    【译文】
    问:“宁静存心时,可以认为是‘未发之中’吗?”先生说:“现在人们讲存心,只是定住气。当他们处在宁静时,也只是气息宁静,不能认为是‘未发之中’。”问:“情感没有发出来就是中的状态,莫非是求中的功夫?”先生说:“只要去除人欲,存养天理,就是功夫。宁静时一心念着去人欲,存天理,行动时也一心念着去除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如果一味追求宁静,就不仅会逐渐养成喜欢宁静、厌恶行动的弊病,中间还有很多病痛潜伏着,始终不能彻底摒除,一旦碰到事情就依旧滋生。以遵循天理为主导,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导,则未必能够遵循天理。”
    【共勉】
    没有日常笃实的“致知”工夫,则未发不是中,已发不是和。为学之路,没有躐等,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是唯一的捷径。所谓:“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聪明人只有懂得下笨功夫,才能免于被聪明所误,不得不慎。[微笑]


    IP属地:陕西18楼2019-08-03 12:09
    回复
      7.5
      苟新日新又新,笃实致知,元气满满的一天,从晨读经典开始:【16】问:“知识不长进如何?”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①。仙家说婴儿②,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③,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注释】
      ①语出《孟子·离娄下》:“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意为有本源的泉水滚滚地往下流,昼夜不息,把低洼之处注满后再往前奔腾,一直流入大海。
      ②婴儿:语出《老子·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③语出《中庸》第一章:“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问:“知识没有长进怎么办?”先生说:“求学必须有一个本原,必须从本原上努力,然后才能逐渐前进。仙家使用的婴儿比喻很好。比如婴儿在母亲肚中时,只是纯精气,哪有什么知识?等到从母体出生后,才能啼哭,继而能够笑,然后能够认识自己的父母兄弟,再接着能够站立行走、持拿背负物品,最终天下之事无所不能。这都是因为他的精气日益充足,筋骨日益强壮,智力日益开启,不是从母体出来那一天起便能探求推寻得到的,必须有一个本原。圣人达到天地各安其所、万物各遂其性的境界,也就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逐渐培育而来。后世儒者不明白格物的学说,看见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便希望在刚一下手时探究透彻,哪有这种道理?”又说:“立志用功,就好比种树。当它是树芽的时候,还没有树干,等到有树干时,还没有枝条,有枝条然后才有叶子,有叶子才有花和果实。刚开始种树根时,只管去栽培灌溉,不要想着枝条、树叶,也不要想着花和果实。空想有什么用?只要不忘记栽培的工夫,还怕没有枝条树叶、鲜花果实?”
      【共勉】
      可以看到,咱们这几日所说的“学不躐等”,也是阳明先生对学生的指点。学习心学和任何学问一样,要一而精,不要好高骛远,刚刚接触,基本命题还未得到确实理解,就一想想要随心所欲的圣人之境,殊不知那自由洒脱的境界,只有一步一步,笃实格物致知才能获得。另外,心学融贯佛道,心学学好了,对本体良知和致良知有了彻悟,再看佛家、道家的东西,将会易如反掌,因此,学习者不要着急,更不要贪多,沉下心来,随着每日的晨读、晨思活动一起深入,学会并能够于日常生活中运用“致知”工夫,工夫渐深后,则自我会明显看到自己的变化[微笑]


      IP属地:陕西20楼2019-08-03 12:09
      回复
        7.6
        苟新日新又新,笃实致知,元气满满的一天,从晨读经典开始:【17】问:“看书不能明如何?”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译文】
        问:“看书看不明白怎么办?”先生说:“这是因为只在文辞句意上穿凿探求,所以有不明白之处。这样的话,还不如先前的那些学问家,他们倒还读得多,理解得清楚。只是他们在学问上虽然理解得极为透彻明白,但终身没有真正的心得体会。必须在心体上用功,凡是理解不清楚,实行不顺畅的,必须返回到自己内心上体会,然后才可以通达。《四书》、《五经》,也不过是探讨这个心体,这个心体就是‘道’,心体澄明了,也就明白了‘道’,再没有其他的解释。这才是做学问的关键。”
        【共勉】
        读书不能停留在文义穿求,须于心体上用功。朋友间互相交流,责善砥砺是好的,但不要失了内心的平和中正,温文尔雅是君子之风,更是致得良知的外显。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君子不跟人争,如果说一定有竞争,无非是射箭比赛吧。相互作揖谦让,而后登场射箭比武。赛毕下来,再一起饮酒。这样的竞争,也是君子风范)。交流的方式会妨碍别人对你表达的理解,或许你说的是对的,但因为情绪化的表达方式也会让人觉得你是错了。看得明白,一开口,便知对方为学程度,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谁又不是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为学过程呢,互扶互助,才是致知呀[微笑]


        IP属地:陕西22楼2019-08-03 12:11
        回复
          7.7
          苟新日新又新,笃实致知,元气满满的一天,从晨读经典开始:【18】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①。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注释】
          ①语本朱熹《大学章句》注:“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王阳明借用朱熹的注,进行了改造。
          【译文】
          心灵明亮澄澈,万事之理包含在其中,万事由心主导而施行。心外不存在天理,心外没有事务。
          【共勉】
          乐是心之本体,致知的过程,也是接近真正快乐源泉的过程,因此,随着致良知工夫的深入,世间事会越来越得心应手,心胸会越来越坦荡、宽广,与人同乐的感受也会越来越显著。这发自本源的快乐不受身外、心外的事物制约,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你也可“不改其乐”。孔子也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孔颜至乐”不在心外,不需向外探寻,你愿意致知,即可获得!那么各位心友,今天你快乐么![微笑]


          IP属地:陕西23楼2019-08-03 12:11
          回复
            7.8
            苟新日新又新,笃实致知,元气满满的一天,从晨读经典开始:【19】或问:“晦庵先生曰:‘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①此语如何?”曰:“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注释】
            ①语出朱熹《大学或问》。
            【译文】
            有人问:“晦庵先生说:‘人之所以做学问,是因为有心与天理。’这句话怎么样?”先生说:“心就是性,性就是天理。说一个‘与’字,恐怕难免把心与理看做两个事物。这就要求学者正确地去理解。”
            【共勉】
            举个例子,对于佛学如来藏心的生灭门、真如门,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说叫“一心开二门”,而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开”字还是隔了一层,没有看到二门本就是如来藏心的缘,因此应为“一心有二门”。由此大家可以看到,正如阳明先生从一个“与”字来判别心学理学一样,仅仅一个字的差别,背后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套思想体系。为学到精微处,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学致良知却学的心浮气躁,为什么会有“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的说法,大家在砥砺前行中,不得不慎。[微笑]


            IP属地:陕西24楼2019-08-03 12:12
            回复
              7.9
              苟新日新又新,笃实致知,元气满满的一天,从晨读经典开始:【20】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译文】
              有人问:“人人都有这个心,心就是天理,为什么有人为善,有人为恶呢?”先生说:“恶人的心,丧失了其本体。”
              【共勉】
              良知之心人皆有之,只为被毁誉得丧的私欲遮蔽,因而产生各种矛盾、纠缠,甚至争斗。“揣着明白装糊涂”、“我不能丢了面子”、“不能让别人知道我有欠缺”等等,都是不能真诚面对良知的私欲在作祟。私欲犹如一只巨兽,如不能将其降服,就会被其引入自大、骄傲、伪装的歧途,从而在担心、忧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中常戚戚,难以看到世界多元而美好的一面,难以感受胸次悠然的坦荡之乐。[微笑]


              IP属地:陕西25楼2019-08-03 12:12
              回复
                7.10
                苟新日新又新,笃实致知,元气满满的一天,从晨读经典开始:【21】问:“‘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①,此言如何?”先生曰:“恐亦未尽。此理岂容分析?又何须凑合得?圣人说精一,自是尽。”
                【注释】
                ①语出朱熹《大学或问》:“析之极精不乱,说条目功夫;然后合之尽大无余,说明明德于天下。”
                【译文】
                问:“‘天理可以通过分析达到极其精微而不混乱的程度,然后综合起来可以统括天下事物而没有遗漏’,这句话怎么样?”先生说:“恐怕还没有完全说清楚。这个天理怎么能分析开呢?又何必要凑合起来呢?圣人说精一,就已经讲得很完备了。”
                【共勉】
                通过理性分析只能对现象界对象物进行认识,无法深入到根源触及本体,天理是一贯的一,不能用私心小智去把其分解认知。对于“道”的层面,要用“至诚”来感通、领会,这就是为什么不能说“良知”是个什么,但却可以通过“诚意”让其彰显。晨思问题,就是这样一种引发“意诚”的活动,欢迎大家尝试体验。[微笑]


                IP属地:陕西26楼2019-08-03 12:12
                回复
                  7.11
                  苟新日新又新,笃实致知,元气满满的一天,从晨读经典开始:【22】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注释】省察,指的是反省和检查,就是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并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以及错误。存养,出自《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意思是保持人的本心,扩充人的善性。
                  【译文】
                  省察是有事的时候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共勉】
                  生命是一个整体,致良知上下贯通,不分有事还是无事。省察和存养是“致良知”工夫的不同表现,即通过“诚其意”使本心良知彰显,良知彰显则私心私欲自然消解。此工夫说容易很容易,说难也很难,难就难在自己愿不愿意反省检查,愿不愿意直面自己的良知,毕竟一反省就可能意味着要承认及面对自己的不足,甚至错误。但我们也要明白,为学的向上之路,正是要从发现及修正自己的不足、错误开始。
                  良知是自己独知的,致良知是致自己的良知,孔子说“不逆诈,不亿不信”(不预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预先猜测别人的不老实),朋友间互相交流,相互责善是很好的致知方式,但其目的是为了发现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良知得以通透,理解了这些,则大家只会在互相砥砺中,心胸开阔,学有所得,不断感受到内心充实完满的快乐!而不会陷入猜忌、批评的烦扰之中。[微笑]


                  IP属地:陕西27楼2019-08-03 12:13
                  回复
                    7.13
                    苟新日新又新,笃实致知,元气满满的一天,从晨读经典开始:【24】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曰:“然。”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①,是性之表德邪?”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注释】
                    ①语本《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译文】
                    我问:“仁义礼智这几个名称,是因为本性呈现出来之后才具有的吗?”先生说:“是的。”另外一天,我问:“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人性所体现出来的品德吗?”先生说:“仁义礼智也是人的本性所呈现出来的品德。本性只有一个,从它的形体而言称之为天,从主宰人的行为而言称之为帝,从它流行扩散而言称之为命,从赋予到人之中而言称之为性,从主导人身而言称之为心。人心发动,奉养父亲就称之为孝,侍奉君主就称之为忠,以此推导,名称没有穷尽,但只是一个人性而已。就好像一个人,对父亲而言称之为子,对子女而言称之为父亲,以此推导,名称没有穷尽,但还是那一个人。人只要在本性上用功,把性字看清楚,那么一切道理都豁然开朗。”
                    【共勉】
                    仁义礼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天帝命性心等等,名称因发用而各有不同,但如果看的明白,指向的都是那最根本处,老庄称之为“道”,孔孟称之为“仁”,程朱称之为“理”,阳明称之为“良知”。为学学什么,正是要透过名相概念,去把握那抛名绝相、现象背后的根本究竟,经过一番寒彻骨的工夫,一旦彻悟,则将良知通透、吾心光明,跨入圣域!
                    大家平时互相责善砥砺,其目的是为了共同提高,那么交流时,可以注意在看到自己不认同部分的同时,也要看到对方值得认同的部分,对不认同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批评,但也要对认同的给予说明和赞扬,如此,看问题才够全面,才能心胸开阔,不陷入到意气之争。[微笑]


                    IP属地:陕西29楼2019-08-03 12:14
                    回复
                      7.14
                      苟新日新又新,笃实致知,元气满满的一天,从晨读经典开始:【25】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①,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②时在。虽曰‘何思何虑’③,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注释】
                      ①槁木死灰:语出《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②端拱:端坐拱手。
                      ③语出《周易·系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意为天下有什么需要去思考的呢?天下殊途同归,思虑万千却终归于一致。天下有什么需要去思考的呢?
                      【译文】
                      一天,讨论为学工夫。先生说:“教人做学问,不能偏执。开始学习的时候,心猿意马,思虑不定,所想的大多是人欲方面的,所以应该教他静坐,平息思虑。时间长了,等他的心思稍微安定。但一味静守,就好像槁木死灰一样,也没有用。还得教他反省自身,克制私欲。这种反省克己的工夫,片刻不能间断。就好比清除盗贼,必须有彻底清除的决心。没有事情的时候,将贪慕美色、财货、名声等各种私欲,逐一追究搜刮出来,一定要彻底清除这个病根,使它永不再萌芽,才是要紧的事。就如猫抓老鼠,一眼看见了,一边耳朵听着,才有一丝欲念萌发,就立刻除去,斩钉截铁,绝不让它存留片刻,不能藏匿,也不能放它出去,这才是真正用功,才能彻底扫除干净。到了没有私欲可以清除的时候,自然有端坐拱手的那种状态。虽然有‘何思何虑’之说,但这不是初学者的境界。初学者必须思考反省克己,也就是思考至诚,只思考一个天理。等到了纯粹天理的状态,就是‘何思何虑’了。”
                      【共勉】
                      思虑万千、心浮气躁时适宜静坐,但静坐只是为了平息澄虑,不是究竟工夫,执着于静坐,反而有害(槁木死灰)。思虑平息的同时,便要时时事事下省察克治工夫,把潜藏的私心私欲找出,涤荡殆尽,修行要到喜怒哀乐未发处,才能拔除病根。病根拔除,心思清明,则念念皆是天理,从而进入物来顺应的“何思何虑”状态。
                      切记,为学不躐等,只有通过笃实的反省克己(致知)的努力,才有望使心体纯是天理,也就是常说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等,凡是不想笃实用功,却想一步登天者,皆是内心私欲未尽,往往适得其反,修习者不得不慎。[微笑]


                      IP属地:陕西30楼2019-08-03 12:14
                      回复
                        7.15
                        苟新日新又新,笃实致知,元气满满的一天,从晨读经典开始:【26】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①,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子莘②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注释】
                        ①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意为浩然正气是通过长期积聚正义感而形成的,不是行为偶尔符合正义便可获取。
                        ②马明衡,字子莘,福建莆田人,官至御史,王阳明的学生。
                        【译文】
                        我问:“有人晚上怕鬼,怎么办?”先生说:“这是因为平常不能集义,内心有愧疚,所以害怕。如果平日行为合于神明,有什么害怕的呢?”马明衡说:“正直的鬼不必怕,就是担心邪恶的鬼,不管人是善是恶都来侵害人,所以难免害怕。”先生说:“哪有邪恶的鬼能够侵害正直人的呢?就是这种害怕,表明心有邪念。所以那些迷误的人,不是鬼侵迷了他,而是内心迷蔽了自己。如人喜好美色,就是被色鬼迷上了;贪好财货,就是被财货鬼迷上了。在不当发怒的时候发怒,就是被怒鬼迷上了;害怕不当害怕的东西,就是被惧鬼迷上了。”
                        【共勉】
                        孔子说:“仁者必有勇”。良知通透,内心坦荡的君子,是不会怕鬼的,不但不会怕鬼,世间外在的对象物皆无可怕,故而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只有那些内心毁誉得丧、意必固我之病不除的人,才会无处不恐惧,无处不忧虑,患得患失而陷入常戚戚的状态,不能自拔。要说怕,君子所怕只有一个:认欲为理,不能笃实致知。故而君子总是谦虚、诚恳,宽厚待人![微笑]


                        IP属地:陕西31楼2019-08-03 12:15
                        回复
                          7.16
                          苟新日新又新,笃实致知,元气满满的一天,从晨读经典开始:【27】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译文】
                          心之本体恒定不移,就是天理,而动静是就心所遭遇事情的时机而言。
                          【共勉】
                          无论事事物物如何纷纭变化,依循心体良知便是依循天理,只是个物来顺应,自然功成而不矜,居困而不馁,当喜则喜,当怒则怒,畅行中道,无过无不及。正所谓静亦定、动亦定,无入而不自得,随心所欲不逾矩![微笑]


                          IP属地:陕西32楼2019-08-03 12:15
                          回复
                            7.17
                            苟新日新又新,笃实致知,元气满满的一天,从晨读经典开始:【28】澄问《学》、《庸》同异。先生曰:“子思①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
                            【注释】
                            ①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相传为《中庸》的作者。
                            【译文】
                            我问《大学》、《中庸》的异同。先生说:“子思把《大学》一书的主要含义概括为《中庸》的首章。”
                            【共勉】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学习儒家思想的基础和根本,其思想内蕴一气流通,流传万世不绝。心学是儒学一脉,在《传习录》研读有余力的前提下,四书也是要进入的,如此才能知源知流,圆融无碍。
                            经典是先圣先贤留下的入道指引,不用怀疑,读经本身就是致知的一种表现,当然,由于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阅读古文可能对于现代人有一定的障碍,但也要理解,如果这一关不过,那么就不能进入浩瀚的中华文化精华宝库汲取营养,因此,沉下心来,知难而上,去掌握古文阅读的能力,对我们后学者是非常必要的。其实人人内心都知道,这个学习的过程,是必要的,本身就是致良知的过程。无需担心自己学不会,只要有小学以上文化基础,只要愿意下功夫,就可以很快上手,因为古文和白话文是一枝藤蔓,根底上是相通的。据个人经验,只要愿下功夫,少则两周,多则一月,阅读四书将不成问题。[微笑]


                            IP属地:陕西33楼2019-08-03 12:16
                            回复
                              7.18
                              苟新日新又新,笃实致知,元气满满的一天,从晨读经典开始:【29】问:“孔子正名①,先儒说‘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废辄立郢’②。此意如何?”先生曰:“恐难如此。岂有一人致敬尽礼,待我而为政,我就先去废他,岂人情天理?孔子既肯与辄为政,必已是他能倾心委国而听。圣人盛德至诚,必已感化卫辄,使知无父之不可以为人,必将痛哭奔走,往迎其父。父子之爱,本于天性,辄能悔痛真切如此,蒯聩岂不感动底豫?蒯聩既还,辄乃致国请戮。聩已见化于子,又有夫子至诚调和其间,当亦决不肯受,仍以命辄。群臣百姓又必欲得辄为君,辄乃自暴其罪恶,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而必欲致国于父。聩与群臣百姓,亦皆表辄悔悟仁孝之美,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必欲得辄而为之君。于是集命于辄,使之复君卫国。辄不得已,乃如后世上皇故事,率群臣百姓尊聩为太公,备物致养,而始退复其位焉。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③,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矣!孔子正名,或是如此。”
                              【注释】
                              ①孔子正名:语出《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②此春秋时事,《左传》有记载,据朱熹《论语集注》引胡氏云:“卫世子蒯聩,耻其母南子之淫乱,欲杀之不果而出奔。灵公欲立公子郢,郢辞。公卒,夫人立之,又辞。乃立蒯聩之子辄,以拒蒯聩。夫蒯聩欲杀母,得罪于父,而辄据国以拒父,皆无父之人也,其不可有国也明矣。夫子为政,而以正名为先。必将具其事之本末,告诸天王,请于方伯,命公子郢而立之。则人伦正,天理得。名正言顺而事成矣。”
                              ③语出《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译文】
                              问:“孔子正名的具体主张,先儒说是向上禀告天子,向下告知各诸侯国,废掉辄的国君之位,而重新确立郢为国君,这种说法怎么样?”先生说:“恐怕很难这样去做。哪有别人真心实意地礼待我去帮他治理国家,我就先去废除他的国君之位的做法?这岂是人情天理?孔子既然赞同辄主持国政,必定是他能够尽心治理国家,对于各种意见都能听得进去。圣人德性高尚,以至诚之心,感化卫君辄,使他知道不孝顺父亲的人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辄必将痛哭前往迎接他父亲回来。父子之间的情感,出于天性,辄能够如此真诚地忏悔,蒯聩怎能不感动呢?蒯聩已经回国,于是卫君辄交出国君之位,并请求惩罚。蒯聩已经被儿子的真情所感化,又有孔子的至诚之心在中间调和,绝不肯接受君主之位,仍然命令儿子辄为君主。群臣百姓又必定想要辄继续做他们的国君,卫君辄坦诚自己的过错,请示天子,通告诸侯国,一定要让父亲当国君。蒯聩和群臣百姓都赞美辄的悔悟和仁爱孝顺之情,请示天子,通告诸侯国,一定要让辄继续做他们的国君。于是各方面的要求和任命集中于辄身上,使得辄继续当卫国的君主。辄不得已,按照后世奉养太上皇的做法,率群臣百姓尊崇蒯聩为太公,以丰厚的物品奉养他,然后才告退继续做国君。这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一次性解决,并且可以治理天下了。孔子的正名,或许是这样。”
                              【共勉】
                              孔子正名思想的背后是一以贯之的“仁”,无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所能够凭借的,乃至使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正是这发自本源的情感,这情感是道德的基础,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事业的源点。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只要能够做到意诚心正,只要能够不断格物致知,人就不会因追逐外在的名利权位而偏离正道,不会变成非人的吃人的怪物,不会发生父子争国的悲剧,不会天下大乱。
                              大家平时的责善交流,如果能够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原则,自然就会平和中正,不生意气,相扶相助,携手共进![微笑]


                              IP属地:陕西34楼2019-08-03 12: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