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币吧 关注:307,673贴子:6,261,163

纪念币的困境——聊聊我玩纪念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依稀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家老人有一个国际和平年,说是纪念币。小小的脑袋产生了大大的疑问:没见过这样的一块钱(印象中是一块)。那时种类还没像现在这么丰富,玩的人或许不算多,发50钞的时候附近都没谁换,其实也是没有钱换。
接触到玩纪念币是几年前的二猴,我家老人一个同事的儿子玩纪念币,给我家老人和其他同事预约了几个,打电话让去换,五个,现在还留着,可惜保存不当。第二年第三年也如是,算是打开了我玩纪念币的大门。
先是玩品种,普通纪念币每样集一个,现在除了人行40年大致都有了。然后玩卷,一样弄两卷,接着转战金银,旋即带来一个所有收藏者都避不开的问题:保值与换藏。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1-12 18:25回复
    诚然,古币、瓷器、铜杂等收藏,都会面临这个问题。狭意的保值或许只是买三块卖五块这样出价比来价低就行,但很多收藏者与商人想要的是溢价,甚至市场火爆之后带来的大幅上涨。玩古币的朋友应该感觉会更深刻,十几年前有些按斤都没人要的品种,今天居然普通的就几十几百一个。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1-12 18:31
    回复
      有些朋友总认为一亿两亿的发行量太大,但即便如此,纪念币仍远比很多品种的古币少,却根本卖不上这些古币的价,问题出在哪呢?是玩家少市场小?还是年代近重视不够?亦或很难炒作?很难说清。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1-12 18:40
      收起回复
        三楼朋友说大众藏品。纪念币本身定位是货币且计入m0,现实中却又流通不起来,成为一种特殊收藏品。前者要求量足够大还不能太大,后者则要求一定的稀有度。这个平衡点在哪看每个人怎么理解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1-12 18:44
        收起回复
          我看吧里有玩评级盒子的朋友,有p、n,也有公、保、爱藏等国评。流通纪念币都算进m0了却流通不起来,品相好的实在太多,打盒溢价也有限,没有像机制币(指近代银元铜元等)那样又玩光又玩版又是锈和包浆的,为了打高分洗来洗去反复入盒,为了得到一个好品相或是好版别到处碰运气。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1-12 18:53
          回复
            当代纪念币能提供的可玩性范围实在太窄:品相完美,原光未流通到处都是;工艺先进,好到个个“三全”(字图齿);规范化程度高,几乎没有版别之分,除非是像泰山“天梯版”那样的硬分;颜值中规中矩,没惊艳到哪去,也没丑到稀奇;品种出量稳定,一年那么几种早就能知道个差不多。以上全是流通货币的优点,全是货币收藏品经济价值上的缺点。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1-12 19:14
            收起回复
              好品相的多,报废就晚,但好品相就不值钱;工艺先进,精细度就高,能加入更多防伪要素,更难伪造,但判别真伪、渐入佳境的乐趣就消失了;规范化程度高,几乎没有版别之分,材料品质稳定,颜值中规中矩,品种出量稳定,出前官方公告、媒体宣传,尽管流通认可度仍然较低,这些也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辨识度,“捡漏”这一重要的推动市场的玩家心理与行为几乎不能存在。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1-12 19:28
              回复
                说说流通纪念币不流通的问题。我还记得99年,第五套流通币问世,由于风格改动较大、颜色鲜艳,很多商家与顾客拒用五套币。国务院为此专门颁布了人民币管理条例,并大力宣传钞票改版,使用行政手段才推动了四版改五版。从法理上讲看似流通纪念币也能援引相同法律依据强行使它流通起来,但实际问题非常多。
                纪念币纪念钞商业银行只收不付,直接拉到人民银行换毛爷爷,这是提高流动性的第一大关;种类繁多,防伪标识皆有不同,普通人辨别有一定难度;最关键是造假成本太低,角币和一元硬币的造币贮藏运输等总成本远大于面值,造假无利润可图,而现在的双色铜合金纪念币,正常工艺(比如复合材料、特殊齿边与防伪标识、精细喷砂、上激光等)成本也不低,但伪造者可以用其它材料替代,明显的防伪特征糊弄糊弄就行,不明显的可以不做(正常流通过程中哪有人会花好几分钟一个一个检查仔细去对比),导致成本能降到面值的一半以下甚至更多。按现在购买力,十元还不算太少,诸如小商小贩等一天收几个假的这一天算完了,这也是潜在弃用的原因之一。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1-12 19:57
                收起回复
                  同属机制币,和银元铜元相比,纪念币造假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各种银元总量本身就以十亿计,市面上的假还能比真的多,高仿真假难辨,就算是最后防线——边齿,有些品种也无险可守,那也没看见有几个人因为假的多就不玩了。所以不论古币机制币、当代纪念币、还是什么老三花新三花,价格低的核心不在于真品的量太多,在于炒,大众藏品更好炒。要想炒起来,无外乎三点(借鉴):有量,不能太稀有;漂亮,符合大众审美,做工精细;有说法,附会没关系,最好人尽皆知。前两条当代纪念币有了(或许第二条有发展空间),第三条不行。现在纪念币的题材很难附会上什么,我举个例子:
                  古币圈这两年炒得最成功的品种是熙宁重宝篆书折二,之所以我认为它是最成功的,是因为铸量实在太大。宋神宗熙宁年间铸币高达每年四五百万贯,把所有当代纪念币加一起还差一位数。附会了个“鸟虫篆”,多了个网红名“哭蛋壶宝”,就变成好几十的东西,而它左侧的真书折二,两块钱一个,它要知道它的兄弟身价倍涨,非哭晕在厕所不可。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1-12 20:41
                  收起回复
                    还有政和纤字类真篆对钱,非得和稀有的重和通宝挂钩,居然五千块一枚都有成交。当代纪念币能跟什么附会上?不是历史题材就是自然与文化,都是教科书上的东西,没法夸大宣传,只好从设计上找补。比如这两天看见二兔的字打在右边了,别的都是左边,赶紧弄一波错版币的名,显然大家都不买账。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1-12 20:53
                    回复
                      再说一个额外因素,个人对价值与价格关系的考量。一发纪念币,总有朋友说减少钞量或者银行圈钱,可是它也计入m0了,而且就这点钱起不到什么收紧银根的作用,额外利润都是二遍手的,币身和各种附加成本可能已经超过面值。玩家默认了这东西收藏的经济价值就是略高于面值而后攒在手里再互相卖一下。市场是这样表现的,作用于大家就是这样的考量,大家作这样的考量反过来又作用在市场上。想有突破很难,得破解发行量决定价格的市场意识,那就是多方面提高它的可玩性,让更多人加入进来并在圈内流动起来。
                      我并不清楚,也想不出来已发行的纪念币怎么提高可玩性,因为纪念币现在陷入了本帖所说的困境,这样的循环之中。未发行的纪念币,需要人为创造版别和缺陷、调整为多种优劣不同的材质吗?那岂不是荒唐之极?纪念币市场到今天这个状态,还是根本矛盾在发挥作用——作为流通货币所需的单一化高度规范化与作为收藏品的多层次多元化之间的矛盾。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3-01-12 21:22
                      回复
                        我之前在古交吧说了一个收藏品价值的三个维度,经济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这三个方面互相作用。当代纪念币是没什么历史价值(它还不是人们心中的“古董”,也没什么复杂的历史背景);学术价值目前对于币本身是几乎完全没有,工艺与材质全是当代知晓的,顶多是研究一下市场,提高防伪与铸币什么的也不是纪念币独有;经济价值受前两者严重影响,取决于了发行量,除去发行量没什么参考维度了。市场的钥匙或许是纪念币经济价值可以发展些其它内容,比如紫铜的那几种纪念币,紫铜肯定是加分项;东奥钞可以宣传宣传竖版和塑料;泰山刚出来时,圆角方形是一个热点。还是那句话,想炒,就得弄点名堂。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3-01-12 21:38
                        收起回复
                          肯定得说说普通爱好者,我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爱好者。玩情怀嘛,或者几枚、或者一卷,纪念币发行了就凑个品种,在家里放着,偶尔看一看,欣赏欣赏。也没指望市场火,市场火起来获利的是币商,普通爱好者玩的早的可能有量的朋友出一点货赚几个,更多人就是像买股票那样低点就连玩带入,高点就出两个。市场目前没火,那就是在家摆着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3-01-12 22:03
                          收起回复
                            回复十八楼朋友。反正普通纪念币也流通不了,金银币在相关的问题上结果和普通纪念币是一样的。金银币市场表现个人觉得比普通纪念币好点,可能功劳还是有发行量一份。
                            贵金属纪念币可玩性比普通纪念币高些,在不使用金属货币的当代,它更偏向于一种“艺术品”收藏的意思。有各种形状、重量,精制币品种多,题材丰富,工艺上有什么彩金彩银之类,而且个人感觉许多图案设计比普通纪念币好。还有就是自古以来金银对人的吸引和它附加保值功效,人们或许与普通材质相比,更愿意接受金银。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3-01-12 22:23
                            收起回复
                              回复关注市场的朋友。收藏市场反正像海浪,一会起来一会又落下,这几年疫情下来,现在大家手里也没什么钱了,市场低迷,也许再过几年市场就能往上走。纪念币这种门槛较低的收藏市场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有能人想出办法给搅动起来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3-01-12 2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