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吧 关注:513,600贴子:12,279,842
  • 11回复贴,共1

妙宗钞与四贴疏对十六观经“定善”“散善”,判法有不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智者大师与善导大师


IP属地:辽宁1楼2024-01-13 14:04回复
    《知礼〈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研究》
    知礼既以“后三观”(即“三辈九品观”)为前十三观之“增进观行”,且主张以“圆三位”(即圆教六即位中之名字、观行、相似)配判三辈九品;如此,不但推幡了唐·善导《观经四帖疏》以来,通认前十三观是“定善”、后三观是“散善”,及依三辈《经》文,分判上辈是大乘、中辈是小乘、下辈是造恶凡夫之定说;同时也巩固了自己一贯以“圆三观修十六门”及“圆顿教相”之主张和判释,且因之亦始足以吻合弥陀净土作为大乘法门之意趣。


    IP属地:辽宁2楼2024-01-13 14:06
    回复
      又,知礼主张必须依圆三位,而不约大小观行、善恶之业判九品者,盖彼认为净土行人,若能妙解大小观行、善恶之业,全修即性,一一具于四种净土,则不论善、恶业行,皆可作为往生净土之因。良以一切善法,若能回向,固是净土生因;即一切恶法,若能忏悔发愿,亦是净土生因;而且随其或修善、或忏恶之功力浅深,莫不各历九品。由是,但以三位判定九品之高下,则不论任何行、业,或改不改,自可皆悉不滥。依此说法,不但打破一般世俗唯执善法是净土因之成见,且能相应天台“性具染恶”的圆宗思想。


      IP属地:辽宁3楼2024-01-13 14:06
      回复
        再者,知礼復以九品阶位配修十六观行,从第一“落日观”,配对“下品下生”;第二“水观”,配对“下品中生”;乃至合“后四观”,配对“上品上生”。既从烦惑完全未伏之“名字即”,由观功愈进,境愈转明,而定慧则愈着,伏断则愈深,遂展转历五品弟子之“观行即”,而至断尽内外尘沙之十信位“相似即”;其中,又随众生之根机、欲乐不同,而义开多途:或有“节节改观次第入品”者、或有“专修一观而历九品”者、乃至亦有“或改观境而超品位”者。知礼于《钞》中,均一一详为缕述;由是,净土宗之修证阶位,高下分明,丝毫不滥,而净土宗之教义,遂更臻完备无缺。


        IP属地:辽宁4楼2024-01-13 14:08
        回复
          ---------------------------------
          智者大师知礼大师将十六观全判作定善,都是定中观想的境界。
          (尤其是后三观九品往生观,是修后得智,是观想报身佛后,度化接引众生的内容;且对应修行阶位也非常高)
          而善导大师认前十三观是“定善”、后三观是“散善”


          IP属地:辽宁5楼2024-01-13 14:14
          回复
            定善与散善与修行定功息息相关
            修十六观不成,仍属散善
            持名念佛得最浅伏惑事一心不乱,就是定善
            (临终最后期特殊定境中念佛,仍属于定善)


            IP属地:辽宁6楼2024-01-13 14:19
            回复
              舶来品本源门认为
              能“决定信决定生”之称念弥陀佛名,才算定善。
              这种判法,根本错误。


              IP属地:辽宁7楼2024-01-13 14:21
              回复
                综合来看把,都有道理,既让更多众生从净土法门中得益,又劝进行者,往生更稳,品位更高


                IP属地:辽宁8楼2024-01-13 15:06
                收起回复
                  有的人单纯为了弘扬净土,有的问题故意不说,比如中品中生以下,佛经明言遇善知识,就基本不讲。而对什么是善知识,佛经中也有明确说法,但有的人另造善知识的概念


                  IP属地:山东9楼2024-01-13 15: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