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一梦吧
关注: 198 贴子: 11,683

回眸一笑四周年,有我真诚相伴

  • 目录:
  • 人文学科
  • 59
    听了几遍蒋勋的细说红楼,声音很有磁性,也很欣赏他的观点 马瑞芳分析的也很好 最欣赏两位的分析,在喜马拉雅上买下的,故分享一下
  • 5
    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无厘头,其实很实在的,读红楼梦的人,应该都想过。 我的看法是: 1、赵姨娘原来其实是王夫人的丫鬟(书中有所逗露),跟了王夫人
    恒沙树 8-3
  • 15
    翻书至77回,发现一处有趣。 “袭人...因笑道:‘真真的这话越说越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 然后再回过头,看开篇提点第5回:宝玉揭开“12钗又副册”,首页上赫然就是晴雯判画,而不是花袭人! 曹公真真促狭,他偏偏就钉碰钉地对应着77回中袭人这句话,笔锋轻轻点落,松松淡淡勾划,就让晴雯直接“灭过了袭人的次序去”,堂堂正正,排在首位,凛凛冽冽,瞰视卿卿。这一个“次序”,默然无
    恒沙树 8-3
  • 6
    原文发表于小组赛后 复赛之前 结果 而且贾宝玉果然中不了举 最后是贾宝玉对薛宝钗········
    恒沙树 8-3
  • 405
    漂亮的文章到处都有,可是像鲁迅那样坚硬的骨头,解剖刀一样锐利的思想,一颗“真”的良心,或许几百年才出一个! 成长中的孩子,接触到的语文课本中,如果仅仅是那一些春风浩荡的和顺文章,如果从小就没有鲁迅的骨质的影响、思想的启蒙、精神的熏染,那将是严重缺钙的、空洞苍白和虚弱的一群未来。这样的民族未来,是堪忧的! 鲁迅的思想和精神,于黑暗的旧社会,是一个民族直面不公平、抵抗压迫和侵略的武器。于和平的年代,它同
    恒沙树 8-3
  • 460
    程高乙本 下面开始写写我喜欢的书中的一些小细节. 欢迎大家也踊跃发贴!
    恒沙树 8-3
  • 124
  • 0
    经核实吧主不留痕迹的虚无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红楼一梦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
    经核实吧主文昌各个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红楼一梦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13
    怎样读红楼?逐字逐句地读,慢慢读。 《红楼梦》就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地读。他没有现代文学那种大跳跃、大粗线,他就是精雕细镂的。但是,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红》真的是应该好好读一读的! 作为一个自发自觉地汲取人类文化精粹的大学生,作为一个对于民族文化怀着自觉担当和传承意识的知识分子,《红楼梦》,您真的需要去好好读一读。 你会发现它的美。她真的很美! ----不同的人,可以在他那儿得到不同的东西。各取所需,各有倾
  • 7
    由于喜马拉雅 上蒋勋老师的 细说红楼都下架了,决定分享一下,有需要的找我
  • 387
    发表日期:2006-9-3 1:11:00 这几日追看北京台的《红楼梦》,倒把沉淀于心数十年的另一版经典红楼勾了起来,它便是1962年由岑范执导拍摄的越剧电影《红楼梦》。这个老版本的成功在于线路清晰(只取爱情主线),人物丰满(个性毫不模棱,鲜明得几能呼之欲出),解构合理(能在短短一部电影里浓缩了精华并把前因后果人物主次关系交待清楚已经很不容易,就不必诟言程高本的底本了)及词藻优美不亚于昆曲的台词(特别表现在“读西厢”、“葬花
  • 377
    本帖子作者:发条橙子1号 《肖申克的救赎》
  • 10
    艺术是无用的,这就是艺术存在的原因.......
  • 41
    你能用一部电影的名字来回答楼上的问题吗? 游戏规则,就是必须用一部电影名来回答楼上的问题。注意:只用电影名,不可以添词。 例: 1楼:你最爱的人是谁? 2楼:《我的父亲母亲》 问:说过的最大的谎言是什么? 3楼:《天下无贼 》问:楼下的对自己的评价? 4楼:《这个杀手不太冷》 楼下的:最近在干吗?
  • 219
    来源:Mtime时光网 作者:暗地妖娆 最风雨飘摇银幕情侣:梅尔·奥勃朗与劳伦斯·奥利弗   凯茜:让世界停止吧,让一切都停止,而不要再动了。让世界不再变换,你我都不要变。   希斯克利夫:这世界和我都不会变。你呢?凯茜?   凯茜:我不会。不管我做过什么或说过什么,这就是我,跟你一起站在山坡上,这就是永远的我。 虽然电影版的《呼啸山庄》忽略了原著中的诸多情节,将它变得不那么尖锐,成为普通观众易于吞服的苦情电影,
  • 34
    “山中高士晶莹雪”,应该和“世外仙姝寂寞林”一起拿来对比着解读。 宝钗是传统道德以及儒家、理学思想熏冶出的完美淑女,中庸端方,洞明世事,练达人情。若身为男人,必是求官入仕,跻身为世路上左右逢源的精英阶层,就像贾雨村之流。 所谓的“高士”,名副其实。 但宝钗为人,如高士居山:高则高矣,了却难了。始终脱不了人间俗世,再高的山,也是立在红尘俗埃的土地上啊。 相对的是林黛玉,“世外仙姝”,完完全全的超逸、跳脱
  • 13
    红楼四块玉。 1、贾宝玉,真真一块“假宝玉”,其实乃是“真石头”也。说是补天弃石,究其种种形状事迹,却何尝不是一块“砸天顽石”!这块顽石,无意修补残天,却屡屡将自己狠狠砸去,砸向那自古以来高高在上、莫可质疑、不可触犯的沉黑天幕。 2、林黛玉,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美的名字吗? 林,不可捕捉的伶俐、灵气;黛,一缕淡淡的诗意,一抹朦胧的写意,那是一望远山的如烟色,那是一杯香茗的缥缈韵,那是眉峰簇忧遮不断,那是心尖
  • 38
    大悲剧、大毁灭的大红楼,大同情、大悲悯的大基调,确实。但我想,红楼人物无一雷同,各有特点,无一僵硬死板脸谱化,个个生动、丰满、真实。 涉及到具体的每个人,各种不同的人性,在那大毁灭的结局未至之前,一大家子、扰扰攘攘各色人物,过着富贵繁荣而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平常日子,在这些琐琐碎碎的生活中,在这个具体而细微的过程中,作者难道不就是在一笔一画、细细致致地刻画不一样的人物,展现各种不一样的人性? 作者既
  • 47
    http://tieba.baidu.com/club/5109396/p/6741815 7撒那特斯 转贴推荐
    爱哥哥 6-19
  • 48
    《红楼梦》是“美的集大成者”,《红楼梦》中的女儿,是人间各式各样种美的集中荟萃,淋漓展现。 在咱们古老悠远的中国历史中,有怎样美丽美好的女子,有怎样可以入诗入画的佳人,几乎都可以在红楼群芳中找到:超逸的,雍容的,精彩的,婉约的,飞扬的,幽雅的,泼辣的,娇柔的,性感的,恬淡的...... “石头记”记群芳谱,大观园之“大观”,则是“女儿美”之洋洋大观啊! 短暂的平安岁月,静好华年,春风拂漾、大地包容的百花园,女
  • 79
    一部水浒,梁山好汉个个是“反骨”,反朝廷、反贪官,反暗无天日民不聊生鱼烂河决的绝地江山一片。 半部红楼,锦缎温柔,满眼是莺歌燕舞钗裙、如花似月美眉,然而娇哝软语中、默默无声间,却可隐隐感受到,颇有几块锋芒凛冽、韵律铿锵的“反骨”。 这么几位,天性骨子里带来一模一样的“反逆不顺”、抗拒不从,但是因身份地位不同,生活环境不一样,具体所反的内容、对象,却各有其类。 晴雯是宝二爷的丫鬟,是个“奴才”,但她骨子
  • 21
    四十八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笑道: "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 正是这个道
  • 13
    67回,正是夏末秋初,大观园中果子初熟。袭人姗姗而至,于是—— (老祝妈)因又笑着说道:“今年果子虽糟蹋了些,味儿倒好,不信摘一个姑娘尝尝。” 袭人正色道:“这那里使得。不但没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头还没有供鲜,咱们倒先吃了。你是府里使老了的,难道连这个规矩都不懂了。” .....袭人道:“这也没有什么。只是你们有年纪的老奶奶们,别先领着头这么着就好了。” 每读至此,不由一阵恶心,几欲呕出隔日陈酒。小小一枚青果
  • 33
    《红楼》40回: 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 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李商隐是写爱情和相思的高手,他的诗缠绵悱恻、深情绵邈。《锦瑟》、《无题》,爱诗如命的黛玉,不会不熟悉。从黛玉“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 只喜他这一句”看出,义山的诗,她都是读过的,是熟知的。但我们大观园的一号诗人林妹妹,对于那些典雅幽丽、风流婉转的篇章,却“最不喜欢”,全部予以了否认,只保留下一句极其浅近的
  • 21
    【大家一起来,享受红楼之美。 列数各种美句、美诗、美好画面,美景、美色、美室、美物.....】 .....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 若是做了帐子, 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 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 .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
  • 10
    如果说一部红楼,就是一条浩荡的大河,那么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是涓涓细流,对整条河的流向、发展、结局,都有潜在的作用和影响。或映射、或伏笔、或见证,或直接构成、参与和演绎情节故事。这所有的人物,都分析得出他存在的道理。 但是秦可卿的弟弟秦钟,貌似作者横插进来的一个闲人。既无关乎主题宏旨,又没有对主要人物和情节的发展起什么作用,但作者对他似乎非常重视,从第7回出场、到16回夭逝,凡此人故事,全都在回目中明白
  • 13
    (萧琴) 寄某兄之月初 ----- 啊! 窗外是树! 脚下是路~~~ 院子里长满蘑菇! 我一个人 点着灯 看着路 绊倒了 爬起来哭 啊! 窗外是树! 脚下是路 窗
  • 111
    http://tieba.baidu.com/f?kz=1063150704 走着走着, 就散了, 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 就累了, 星光也暗了; 听着听着,就醒了, 开始埋怨了;回头
  • 4
    一前言:“宝玉特色”的死亡意识 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之神西勒诺斯曾给人类下过一段残酷的“判词”:可怜的朝生暮死的人啊,无常与苦难之子!对你们来
    史湘云 3-11
  • 1
    妙复轩刻本,系经孙桐生一手整理,跋文所谓“予为逐句排比,按节分疏,约三四年始编录就绪。间亦有未安未确处,容再详订另注。闲居多暇,安章宅仁,手
    toiafghy2 1-22
  • 19
    红楼梦中,林黛玉是真正的诗人。 诗时时刻刻熨帖着她的生命,抚慰着她的内心,表达出她全部的感情、性灵、节操和标格,她从不抑制自己美丽的才情、多
  • 6
    曹雪芹《石头记》,开篇仙曲名曰《红楼梦》,后人亦以此为这部书名。 而“红楼”二字,个人的理解,并不是“红的楼”,而是“红与楼”。 “红”象征的
  • 145
    44回,凤姐酒后发威,平儿委屈挨打,宝钗婉言相劝: “你是个明白人,素日凤丫头何等待你,今儿不过她多吃一口酒。他可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
  • 3
    74回,在王夫人发威之下,凤姐亲自督办,王善保家的兴兴头打头阵,抄捡大观园。 先抄怡红院众丫头,完了后: “一径出来,(凤姐)因向王善保家的道:
  • 15
    ——读达马西奥《感受发生的一切》有感 PS:我敢说,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这位神经科学家对意识的观点,其境界比其他的神经科学同行高得不是一点点,
  • 11
    《红楼梦》人物繁多,主要的角色,自然是出场频频,作者对他们多角度地反复刻画、晕染、烘托,或直接描绘,有足够的文字,也用了多样的艺术手法,去尽
  • 7
    曾有人形容邓丽君的歌,“就像妈妈的旗袍,就像姐妹的长发”。 我借用它,来形容我们的平姑娘。 那是怎样的温婉和顺,善良亲切,一种从头到脚熨帖心怀
  • 8
    说起“红楼二尤”,读者印象都很深。“二尤”的提法清代就有,不过不普遍,通常都是单独说尤二姐、尤三姐。这“红楼二尤”的说法,有可能是民国以后的
    SCOMPAQ 7-8
  • 1
    写梦的人很少。 让人明白不了。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一醉红楼

目录: 人文学科